我们一定要意识到中国的产业优势在哪里

  我们的优势     |      2024-09-12 17:58

  

我们一定要意识到中国的产业优势在哪里

  由于高附加值水果对于“富养”的刚需,以及其利润对于成本的覆盖能力■■,使得一些更有价值的农业技术得以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

  前者需求的是■★◆■★,国家经济的总产值提升以及主权货币的信用提升;后者需求的是★◆■,精简社会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以此来降低社会运行的成本。

  这就得说回农业大摸底了,它给予我的震撼远在五花八门的农产品与像阳光玫瑰那样的白菜价之外■◆■★◆,更深的震撼在于我们的产业化能力着实是让美西方无解的阳谋◆★◆◆★。

  从中观角度来看◆■★■★,日本的经济结构中,农协占有巨大的比例,这使得维持农产品价格居高有了现实的政治推手★■★■■◆。

  对于中国来说,要维持住14亿人口的生计,唯有在维持强大中央财政且不断精简政治结构,降度成本的前提下■◆★■,最终达到农业生产的良性内卷。

  而要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实现产品价格的亲民化■★★◆,那就必须打造能够使产业运行成本不断降低的产业大环境。

  去年11月,我去江苏考察公司设备供应商,惊讶地发现现在江浙一些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设备厂商,已经能够做到广泛的轻资产运营了。

  强化中央对乡镇一级的直接管理能力,降度成本★◆■,由此可以更加精准地统筹农业生产★◆■★■,同时也能确保转移支付的精确,以协调农村和城市在经济上的矛盾。

  在四川大邑、彭山,凉山州西昌★★★◆■、冕宁、云南建水、弥勒、蒙自、会泽★■★★、宣威、陕西渭南◆◆★■■■,我所在的公司有幸参与到了整个阳光玫瑰国产化的进程,亲眼目睹阳光玫瑰从天价跌到平价的全过程。

  阳光玫瑰目前遍布辽宁、河北、山东、浙江、江苏、安徽、上海、湖南■◆■★◆■、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河南◆■◆、四川★◆◆、陕西、新疆等地★◆◆,作为经济作物,高额的利润空间使其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爆款产品。

  只说市面上最平价的阳光玫瑰产品◆■★◆★◆,按照亩产3000斤为例■◆◆,毛利润在22200元/亩。

  他们可以只保留核心产品的自主生产,然后单做设计,其他的外部外包给周围产业链。

  阳光玫瑰,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来自日本的高端普通品种■◆,是日本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的首创,2006年3月9日进行品种登记,2012年引入中国山东省沂水地区。

  从中观角度来看,中国没有农协这种具有垄断性产业与金融话语权的机构★◆★◆,我们的消费端主力在城市,而各地村镇的振兴也处于各自为战的情况。再加上日本总人口五倍以上的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因此农产品的发展很难避免地走向内卷与价格战。

  类似阳光玫瑰■★◆◆★◆,是典型的外来技术(来自日本)在中国本土化之后,以产业的优势■■、市场的规模,最终将一个奢侈品白菜化的过程。

  其实这也是属于大国最普遍的产业逻辑,就是要通过中央财政去支撑起产业高性价比运行的基础结构。

  而农业大摸底,就如同当年工业大摸底摸出国产航空母舰拦阻绳一样,让我们吃到了一记甜蜜的回旋镖。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洋货与高端货◆★■★◆,最后剥丝抽茧发现是中国制造。

  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能力的保障下,我们完成了全国范围内中高低端产业的分工。与完全丧失中央调控能力的美国以及靠高附加值产品海外吸血才能维持社会福利的欧洲相比■◆■★◆,中国的经济结构虽然称不上完美,但绝对是最有韧性与耐力的。

  我们国内有很多声音唱衰“国进民退”,去不掉供给侧学派那根思想钢印。这恰恰是没有从中观结构上去深入分析中国的国情,一个十亿级别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幅员的大国没法搞那种小国寡民的政治乌托邦★★◆◆■。

  我们一定要意识到,中国的产业优势在哪里原创 合川老农民底线思维轻触阅读原文

  由此反映出的道理,恰恰是全产业链加持下■◆■★■★,产业化成本被降低到极致★◆■◆。这是美西方大量产业转移之后,需要通过全球产业链配置来完成产业化所不能对比的。

  解构中国的全产业链优势■■◆,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建立在强中央、强转移支付能力上的经济结构■◆。

  日本这套模式■★,保障了农民的收益,却抬高了国民的食品消费成本;而中国这套模式,满足了国民以极高性价比享受琳琅满目的食品的需求,却使得农业生产极度内卷。

  奠定三者的,恰恰是人口红利与中央集权红利以及政策红利,这是产业转移过度的美西方难以做到的事情◆★■。

  彼时的阳光玫瑰,就是中国老百姓眼里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葡萄界的爱马仕名不虚传。

  这个冬天,哈尔滨旅游大火■◆,带出了一段东北国产蔓越莓的传奇故事,也意外引出了一场网上“农业大摸底”,大家纷纷@自己的家乡:你还对我藏着多少惊喜?

  而农业大数据需要农业进一步信息化;宏观规划的效率与精度则取决于行政层级的精简程度。

  阳光玫瑰品种对于种植管理技术与环境的要求★◆■,为农业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空间。

  我们的技术服务团队走遍各大阳光玫瑰种植园■■◆★★,为它们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从三叶期(指作物第三片叶从叶心中抽出的时期)到盛花期,从花谢到坐果,每个阶段都能够给出精细的调控方案——其实这感觉就跟我们当年听日本农户给神户和牛喂啤酒一样,这种种植的精细化管理,只要有市场有需求,我们国内也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会比他们做得更好更普遍。

  至于中国到底需不需要日本那种农协的机构,我个人在这点上是持消极态度的。因为农协虽然能保障农民的利益,但其本身又有明显的垄断与割据的性质。对于当前中国的农业生产问题,主要是缺乏更精准的宏观规划性,将产能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这依赖的是农业大数据的建立■◆◆,而这一方面我们仍然有较大的缺口■■★。在未来■■■,依托于农业大数据的宏观规划,会让中国的农业生产再上一个台阶。

  如果种100亩,一年就是两百多万的毛利润,我们建水一个客户通过他的阳光玫瑰园成功提了辆仰望U8,这真不是我吹出来的◆◆◆★■,有图为证。

  这种班上女神突然成为邻居并在深夜敲开家门的剧情■■,在以后我们应该还能够刷到更多。

  从宏观角度来看,乡村振兴是基本国策,农村产业扩张发展◆■,是政策下的趋势。而我国开放粮食进口■■◆,一定程度上也对冲了国内的粮食价格★★。

  但随着该品种引入中国,在本土广泛种植■★★■◆◆,直到今天,阳光玫瑰价格已经跌破10元大关,从曾经的高攀不起变成今天的大众消费■■。

  而这种全产业链的优势,其结果就是我们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进行产业的配置与落地。

  在分析美国农业为何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时,我们看到的是对面利用规模和工业化生产所带来的极致效率与成本控制。虽然我们目前还难以完整模仿其农业生产方式,但亦可利用人口与地域的优势达到同样的效果。

  从某个角度来说★★★,中国特色的农业逻辑,与我们的工业逻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遵循着构建充分市场竞争■★、产业链集约以及内循环市场兜底的思路◆■。

  而结合具体的国情来看,中国有着14亿庞大的人口规模,食物走性价比路线是抓住了主要矛盾。

  从农业摸底出发,我们最好把思考变得更深邃一点,要从中洞察到产业优势的重要性。

  刚到中国的阳光玫瑰,一度被称为水果中的贵族★■★。尤其是“晴王”这个品种★◆■★,可以卖到300元/斤。

  从宏观角度来看◆■■,日本执行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鼓励地方产出、炒作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其中神户和牛也是晴王葡萄之外一个家喻户晓的例子。

  种苗成本:825元/亩;设施成本:5954元/亩;肥料农药成本:1000元/亩,综合约为7800元/亩◆★。(这是相对普通的阳光玫瑰的种植投入,再精品一点的含人工综合成本大概接近三万,当然相对应的单价就更高了,云南的晴王品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卖到60-100元/斤)

  若是要讲好中国故事,那就一定要讲好中国的产业优势◆★■◆◆,讲好此种产业优势与新自由主义者诟病的大政府之间的正向逻辑关系。

  市面上最平价的阳光玫瑰,每亩成本在5000-7000元左右,成本结构为:

  这恰恰是中国经济结构相较于所谓技术领先的西方最具有优势的地方。我们总是喜欢纠结对面的技术有多么多么好,但往往却忽视产业优势对于技术的整合能力。

  要实现这一点的话★■◆★◆,一方面是要提高中央的税债平衡上限,另一方面则是要降度的运行成本。